供应专利技术造粒机排除烟除味烟尘处理机系统AMSI
发布时间2017-2-17 14:43:48
产品详情
价格:
电议或面议
数量:
999台
加工说明:
需要手工分拣
供应专利技术造粒机排除烟除味烟尘处理机系统;价格面议。
多相无缝界面吸收AMSI
——工业烟尘处理重大技术发明
一、 现行烟尘处理技术
1. 除尘的方式:主要分为2类,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电除尘器主要有常规除尘器、回转电极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前置换热器的低温电除尘器、前置聚并器电除尘器(研究中)。袋式除尘器主要有纯袋式除尘器、前电—后袋复合式除尘器,混合型袋式除尘器(研究中)。
2. 烟气处理的主要方式有:吸收法—利用烟气易溶于特殊溶剂(或溶液)的特性进行处理的方法(常见于吸收塔);吸附法—常用活性碳或活性碳纤维的多孔吸附特性,选择性吸附某种或某些烟气的方法;等离子体法—通过高压脉冲电晕放电形成等离子体,对臭气进行氧化、降解;光解催化氧化法—利用高能紫外光束轰击氧分子产生臭氧,由于臭氧具有极高的氧化-还原电位,能迅速破坏多键分子并转化成其它物质的一种方法。
二、 现有工艺技术普遍存在的缺陷
1. 投资大,占用场地大
2. 工艺技术装置运行稳定性较差,维护成本高
3. 工艺复杂、能耗高,运行成本高
4. 高浓度烟尘无法实现一次性清除,普遍要多级复合处理
5. 现有技术均为有缝设计,无法完合控制烟尘的逃逸
6. PM0.1~2.5mm的处理能力很难达到85%以上,纳米级的烟尘更是无能为力
7. 对汞、铅、镍、锡、镉、铍等金属及其化合物蒸气处理能力不足
三、 多相无缝界面吸收新技术——AMSI
1. 原理
当烟尘进入由特殊吸收剂所形成的密度为0.0X~1.00无缝连续吸收界面后,任何以颗粒状态存在的烟尘均无法逃逸被吸收,同时绝大多数有机及无机气体也被吸收,被吸收的烟尘会自动从低密度界面向高密度界面转移并最终以浆状形态排出,从而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AMSI技术的设计理念及优异的处理能力,是目前任何烟尘治理技术所无法企及的。
2. AMSI工艺流程
3. AMSI特性
3.1 系统数据校正后无需专人值守,降低人工费用
3.2 主体技术装置安全可靠性高,无需更换配件或检修,降低维护成本
3.3 尾气有毒排放远低于国家GB16297-1996.《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
3.4 安装及改造简便快捷,能快速投入营运
3.5 能耗低,是现有工艺技术能耗的1/2,工艺简单,降低营运成本
3.6 一机多用,特别是高浓度的烟和尘同时有效
3.7 对超微细的烟尘(≤2.5μm至纳米级)去除率可达99%以上
3.8 现有的烟尘处理技术均为有缝设计,与无缝处理新技术无法比拟
4. AMSI创新技术的领先性及其它
4.1 本技术的烟尘一体化处理的设计理念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4.2 构建无缝连续吸收界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领先性
4.3 对超微细(特别是纳米级)等危害极大的微米级烟尘的全向有效捕捉收集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领先性
4.4 对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蒸气、臭气、二恶英等有害气体的全向有效捕捉收集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领先性
4.5 节约投资成本及运行费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经济性
4.6 对广泛领域的烟尘、油烟、漆雾具备可靠的适用性
4.7 选用及制造环保的吸收剂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
四、 适用范围
凡产生烟尘、臭气的生产经营、野外等场所均可适应。能有效处理甲醛等酫类、苯及其衍生物、油脂、酯类、树脂、漆雾、天那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氢氟酸、铬酸、氯气,金属铅、汞、镉、铍、硝基苯类、氯乙烯、苯并芪、光气、沥青烟、中高级烃类、硫醇类、硫醚类、吲哚类、酚类等等广泛有害有毒物质。
另外对颗粒直径从纳米级(0.00Xμm)至X×100μm级的烟尘具有全向捕捉吸收的能力。